[試劑耗材]這就是點突變 (Site-Directed Mutagenesis) - 點突變小歷史

Mutagenesis-square


點突變小歷史

講到最早的突變(mutagenesis)研究,

大多利用無指向性的輻射反應(radiation)或化學突變劑(chemical mutagenes)來進行突變實驗,

讓DNA因外來的化學或物理刺激, 來產生隨機位置的核甘酸變異,





後來也有進一步使用核甘酸類似物(analogs)或化學物質來將特定區位進行位點突變(point mutations),

常見的如 aminopurine、nitrosoguanidine 和 bisulfite 等。

點突變歷史-01

而真正說到點突變(Site-directed mutagenesis)的方法則發展於1973年,

Charles Weissmann 利用 N4-hydroxycytidine 將 GC 轉為 AT, 

此方法比較傾向於真正的核酸置換, 不過這種技術會受限於某些特定種類的突變。




另外在1971年,

Clyde Hutchison 和 Marshall Edgell 使用 phage ϕX174 和 restriction nucleases,

順利實行了小片段的突變,



Clyde Hutchison 和合作夥伴 Michael Smith 而後在1978年,

更發展出 oligonucleotide-based 的點突變技術,

創造出更為方便及彈性的實驗方法,

可以說是現今常見 PCR 點突變方法的起源,

Michaelsmith
Michael Smith



此發明也讓 Michael Smith 在199310月時,

和 PCR 的發明人Kary B. Mullis 共同享有諾貝爾化學獎的殊榮。

160px-Kary_Mullis
Kary B. Mullis



說到這, 文中提到的PCR點突變到底是怎麼做的,

現在最常見的方法又是如何,

緊接著下一篇介紹 - > 點突變的實驗原理

留言